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神经内科,安徽省合肥230061 [2]安徽中医学院 [3]安徽省中医院
出 处:《中国基层医药》2013年第1期131-133,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Primary Medicine and Pharmac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001558);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针灸学科开放基金(2011zjxk005)
摘 要: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由缺血性或出血性脑卒中或缺血缺氧性脑损害导致的以认知损害为特征的综合征[1],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在欧美VD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D)的第二位最常见的痴呆,占老年性痴呆的15%~20%;而在中国,其发病率已超过了AD,甚至占到了老年痴呆症患者的50%[2],而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该病必将给家庭、社会和国家增加沉重的负担。研究发现,VD不同于其他类型痴呆,如果早期诊断,早期治疗,VD是可防治的,具有可逆性[3-7]。因此探索建立VD早期预警机制,寻找积极有效的手段,来防治VD已成为当今医学面临的紧迫任务和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将从事件相关电位300 ms左右出现的E波(P300)、脑电图(EEG)在VD早期诊断中的预警价值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今后的临床科研提供参考依据。
关 键 词:血管性痴呆 事件相关电位 早期诊断 预警价值 脑电图 缺血缺氧性脑损害 慢性进行性疾病 出血性脑卒中
分 类 号:R749.1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4.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