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祁文[1] 林文秀[1] 杜娜[1] 王宵 顾立怡 张前兴
机构地区:[1]解放军第十一医院病理科,伊宁835000 [2]解放军第十一医外一科,伊宁835000 [3]解放军第一○一医院,伊宁835000 [4]尹犁州友谊医院病理科,伊宁835000
出 处:《中华病理学杂志》2013年第2期129-130,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Pathology
摘 要:患者女,57岁。因“体检发现脾脏包虫病8d”于2012年1月4日入院。辅助检查:腹部彩超示“胆囊壁毛糙,脾内不规则偏低回声区(31mm×32mm),胰、双肾未见明显异常”。腹部CT:“考虑脾脏包虫病,胆囊炎”。血清甲胎蛋白1.190IU/ml,癌胚抗原4,18mg/L。依据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临床诊断:脾包虫病。术中所见:腹腔大网膜呈炎性增厚,表面布满大小水泡样囊肿,大者直径1cm,小者如针尖,网膜与前腹壁广泛粘连增厚2~3cm,与双侧腹壁膈下粘连最重,胃窦部下缘有5个包虫样囊肿,直径均约1.3cm,融合成一个较大囊肿。脾中度肿大,其上极多个结节样囊肿,深入脾内,界线不清,囊肿表面有破裂瘢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