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俊[1]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
出 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第1期74-79,共6页Marxism & Realit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政治伦理视域中的公民美德学习研究"[项目编号:09CZX037];清华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基金项目"爱国主义的政治伦理解读"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政治伦理的视野中,爱国是公民基于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志愿维护并服务于国家利益,在国家危难时愿意牺牲个人生活甚至生命的一种政治忠诚。作为一种制度,公民资格体现了公民与国家共生的互惠关系,公民与国家的同一性决定了对国家忠诚是每一个公民资格获得者不可推卸的政治义务。然而,公民资格"因生而入其中"的自然性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土生土长"者的公民意识,同时,日益高涨的公民资格"去国籍化"的呼声和文化公民资格支持者对文化共同体的高度重视,也对公民的国家认同构成了挑战。激发个体对隶属于国家之成员资格的自我确认,引导个体以公民的身份去生活,有助于培育其爱国信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