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互文性现象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艳红[1] 

机构地区:[1]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学教育》2013年第2期24-25,共2页Literature Education

摘  要:互文性又译"文本间性",法国后结构主义批评家克莉斯蒂娃提出来的术语。她受巴赫金的影响,以为任何文本都不可能脱离其他文本,而必然会转入到文本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之中,文本中的语义元素在构成文本的历史记忆的其他文本之间,建立起了一套连接关系,一个网络。中国古典诗词中频频出现以男女关系喻君臣关系的例子,用女子见弃于恋人或夫君来喻指男子不被君王重用的仕途失意和怀才不遇的情形和情感。用后批评主义的理论来阐释,就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男女关系隐喻的互文性。

关 键 词:互文性 古典诗词 男女关系 君臣关系 

分 类 号:I207.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