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蓝勇[1]
出 处:《三峡论坛》2013年第1期91-97,共7页China Three Gorges Tribune
摘 要:蓝勇教授以田野考察为研究历史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在历史地理学界取得了十分骄人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蓝勇先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与徐霞客的大无畏探索精神分不开的,其对西南地区的田野考察,其里程、目的、足迹和影响可堪称为徐霞客田野考察的真正传承和接棒人。蓝勇先生取得丰硕成果还在于其拥有强健的体魄,这与其酷爱体育分不开。这在《体育锻炼和田野考察》中有精彩的描述和阐释。蓝勇先生在研究历史的成长过程中得到了诸多前辈的赏识、鼓励、帮助和提携,但蓝勇先生有着希腊哲学家"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求真治学精神,其中与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严耕望先生的一段学术对话或者说一段学术"公案"最为传奇,在《感受大家的胸怀》一文中,令人读来如沐春风,让学人有深思和反省的冲动。首先该文体现了老一辈学者对后进学者的提携和关怀,其次体现了蓝勇先生坚持的田野考证对历史文献的巨大补充意义和价值,再次也体现了两代学人对大陆和宝岛台湾的现状有着超越时空的忧虑和现实的召唤。最后一文《旧文思新:既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一文虽为《中国人文田野》的发刊词,但蓝勇先生在思新中给予了新的思考,俨然是历史地理界学者对田野考察的一个辩证的理论总结,也是蓝勇先生从懵懂青年学者到历史地理学界知名专家对田野考察,对历史地理研究的一次理论总结和反思,更是对现今后进学者的期盼和指明研究路径和方法的明灯。但学术界还没有一个专门为人文学者展示田野考察过程的学术刊物,这确实是一个莫大的遗憾。而以蓝勇先生为代表的改革开放后考上大学的学人们正引领学界的发展,但今天的学术研究却非晴朗的天空,如蓝勇先生所居之地,名曰"雾都",欲让雾散,需要学人,尤其后来的,八十、九十年代
关 键 词:历史地理学家 工作者 田野考察 随笔 感悟 万里 体育锻炼 学术对话
分 类 号:K901.6[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