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忠华[1,2] 张辰仓[1,2] 王印庚[1] 苏跃中 陈霞 刘振勇
机构地区:[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 [2]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辽宁大连116023 [3]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福建福州350003 [4]青岛九洋红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071 [5]福建省闽东水产研究所,福建宁德352100
出 处:《河北渔业》2013年第2期29-34,共6页
摘 要:在大黄鱼激隐核虫病临床防治试验中,筛选出自主研发复方中草药"HD-2"、生石灰、甲醛、双氧水和硫酸铜等几种药物作为该病的临床中试药物,并通过药物挂袋预防、药物口服预防及治疗、不同浓度药物药浴治疗三种试验方法对该药物防治刺激隐核虫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50mg/L氧化钙、10mg/L三氯异氰脲酸片、100mg/L复方中草药"HD-2"、100mg/L双氧水、200mg/L甲醛、2mg/L硫酸铜、2mg/L高锰酸钾和淡水浴均可以使鱼体表面的刺激隐核虫活力下降,解体死亡,但使用高锰酸钾、硫酸铜、三氯异氰脲酸和甲醛药浴时存在治疗不彻底、安全浓度低、容易造成死亡等安全隐患;在网箱边缘悬挂氧化钙固体和三氯异氰脲酸片,也能使网衣上附着的刺激隐核虫包囊数量下降,大黄鱼死亡率下降,摄食量有所提高;对患病大黄鱼以口服复方中草药"HD-2"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试验,能使部分病鱼的摄食恢复,死亡率下降15%~30%不等,体表和鳃丝上的寄生虫数量分别下降45%和60%,显示出较好的治疗效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