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夏德靠[1]
出 处:《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140-145,共6页Journal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2007年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200713);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XZW0006)
摘 要:"说"是先秦时期非常重要的言说行为,这种言说行为由于言说者的身份以及言说对象的差异而引起"说"本身内涵的重大区别。整体而言,祝官之"说"是一种仪式行为,它所指向的对象是神灵世界,而"解释"之"说"是以某种具体文本为前提的,"规谏"意义上的"说"所指向的对象是世俗的权力阶层。这些"说"的各种具体言说行为形成不同的文本,即仪式文本、解经文本及语类文本。《汉志》所录先秦小说在性质上可分为四类:一是《伊尹说》、《鬻子说》、《黄帝说》三种属于先秦的解经"说"体;二是《青史子》、《师旷》、《天乙》近于先秦祝官之"说"体;三是《周考》、《百家》近于先秦规谏意义上的"说"体;四是《务成子》、《宋子》属于先秦子书。《汉志》的这种分类其实是将"小说家"的学派观念与"说体"的文体观念杂糅在一起。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0.96.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