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席扬[1]
机构地区:[1]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民族文学研究》2013年第1期130-138,共9页Studies of Ethnic Literature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国当代文学学科史研究”(项目编号:BF091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民族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叙述中的“尴尬”与“困顿”局面,一方面表现为“民族文学”审美的和文化的等多方面价值在历史书写和现代知识谱系中的模糊与虚浮;另一方面则显现为对“民族文学”的文学史价值厘定,始终处于“被呼唤”的过程与持续性的旋启旋闭状态中;“民族文学”价值的指认困境,主要源于“框架冲突”、“视点交叉”和“正典思维”干扰三个方面。理想的国家文学史应确立“多民族文学”史观,重建“国家文学史”结构,深入阐释民族文学作为总体性“国家文学”建构元素的独特性价值及其在更新时代审关中的作用,进而确认“民族文学”之于中华民族整体文化建构的价值贡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