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中学教育财政体制探析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云兰[1] 

机构地区:[1]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出  处:《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148-151,共4页Journal of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880144);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课题(SYNUJSX201121);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改项目(SYSDJKYJG2011-06)

摘  要:民国时期中学教育财政体制发生的重要变革,不仅健全了地方教育经费管理机构、加强了地方政府的教育财政能力,还确定了各类中学的主要教育经费来源。这一时期中学教育财政的许多法律法规很难真正实行,相关制度往往流于形式。同时,地方教育财政各自为政,中学教育地区差异不断扩大,中学教育经费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总结其中经验和教训表明,中学教育财政发展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提升直接制约中学教育平衡发展的地方政府教育财政支付能力;强化负责教育资源再分配的中央教育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从制度上保障中学教育财政的整体实现能力。

关 键 词:中学教育财政体制 问题 启示 

分 类 号:G529[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