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80年代:中国诗歌重镇的崛起与落寞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蒋登科[1]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出  处:《重庆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75-78,共4页Chongqing Social Sciences

摘  要:在诗歌界,很多诗人和学者都认为重庆是中国新诗的重镇之一。一个地区要成为“诗歌重镇”,一般应该具有这样几个因素:诗人多,诗歌作品多,诗歌活动多,诗歌研究力量比较雄厚。进一步说,在全国诗歌的发展版图中,“诗歌重镇”应该拥有较多的有影响的诗人与诗歌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说,为重庆诗歌奠定重镇地位的除了悠久的古代诗歌传统(如三峡诗歌传统)外,在20世纪尤其值得考察的是抗战时期和20世纪80年代的诗歌发展。抗战时期的重庆诗歌主要是因为政治原因而获得了繁荣发展。而80年代的重庆诗歌则是在队伍建设和艺术探索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它们都是重庆诗歌史上值得不断重读的辉煌篇章。

关 键 词:20世纪80年代 中国诗歌 重庆诗歌 诗歌作品 诗歌传统 抗战时期 中国新诗 诗歌活动 

分 类 号:I106.2[文学—世界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