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梁开斌[1]
出 处:《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55-59,共5页Journal of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2YJC820059);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2012B006);福建省教育厅项目(JA11196S);福建工程学院项目(E2100016)
摘 要:民事诉讼标的既是一项具有抽象指导价值的理论,又是一项体现具体实践价值的制度。在民事诉讼中准确界定诉讼标的,系关处于张力关系的诉讼效率与诉讼公平的平衡实现。在中国的民事诉讼理论和实践中,长期以来存在的理论纷争与实践背离,对其有效生长形成阻碍。借由考察诉讼标的在逻辑上的表述和在实践中的发展,并将其彼此印证,可以获得民事诉讼标的未来发展方向的启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