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贫困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目标瞄准效率研究——基于两个贫困民族自治县的农户调查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瑞芹[1] 

机构地区:[1]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  处:《江汉论坛》2013年第3期61-65,共5页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难点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0CMZ02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农村低保制度)的目标是稳定、持续、有效地解决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影响农村低保制度目标实现程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救助的方式(输血式救助、造血式救助)、救助的力度与覆盖面,以及救助对象的瞄准。作者对两个贫困民族自治县的实地调研发现,现有的农村低保户的确定方法使得民族贫困地区农村低保制度的目标瞄准效果存在一定偏差;从农户生计资产的视角来识别农村低保对象,对农户的生计资产进行测量并以此为依据判断农户纳入农村低保范围的先后顺序,农村低保制度的目标瞄准率明显提高;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农村低保保障力度,真正实现动态管理和应保尽保。

关 键 词:民族地区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目标瞄准 生计资产 

分 类 号:F323[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