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的民族形式”讨论:逻辑、基础和哲学焦点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立波[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

出  处:《学习与探索》2013年第3期128-132,共5页Study & Exploration

基  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1918-1938)"(40911132)

摘  要: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报告中提出"民族形式和国际主义的内容"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命题,号召创造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样的一个文化和政治命题在延安文艺界引起了热烈讨论,并很快扩展到重庆、香港、桂林、上海等地。时隔70年后回顾这场讨论,对当前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传统文化的现代阐释与实践及中国现当代文化走向的基本判断,都有着重要的启示。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新文化 文艺的民族形式 文艺的大众化 唯物辩证法 

分 类 号:I0[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