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班·贝尔格自由无调性时期的创作技法——析阿尔班·贝尔格《管弦乐队组曲》(Op.6)结构与音高材料的组织逻辑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奇[1] 

机构地区:[1]沈阳音乐学院

出  处:《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62-74,共13页The New Voice of Yue-Fu(Journal of the Shenyang Conservatory of Music)

摘  要:贝尔格在1914年创作的《管弦乐队组曲》在其创作生涯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被公认为是贝尔格所有作品织体写作最为复杂的一部作品,也是其自由无调性创作时期最成熟的代表作品,而在这首作品中所采用的许多创作上的个性技法在贝尔格之后的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延续。作曲家试图想通过这首作品的创作,一改先前作品在结构上显有韦伯恩式的"微型化"倾向,向其师勋伯格证明自己所做出的一番自我改进的尝试与努力,并寻找一种带有自己鲜明个性的创作基调以及音乐观念的探索与转变。

关 键 词:自由无调性 镜像对称 回文结构 等差数列节奏 展开式变奏 

分 类 号:J614.3[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