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意释法”现象批判——以刑事辩护制度为中心的分析  被引量:4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万毅[1]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法学院

出  处:《政法论坛》2013年第2期15-26,共12页Tribun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基  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隐形刑事诉讼法2(NCET-10-0602)

摘  要:2012年3月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正式通过,我国刑事辩护制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但是,理论上仍然要警惕公、检、法机关对刑事辩护制度的若干新规进行"曲意释法",所谓"曲意释法",即公、检、法机关利用其解释和适用刑事诉讼法的"话语权",故意违背刑事诉讼法的立法原意曲解刑事诉讼法的条文内涵,对刑事诉讼法作出有利于自己却不利于辩方的解释,以扩张自身权力并压缩辩护权行使的空间、抑制辩护权的行使。为此,应当对辩护律师的调查取证权、阅卷权、辩护人的举证责任、辩护律师的惩戒权等争议问题上作出妥当的解释。

关 键 词:刑事诉讼法修正案 刑事辩护 法解释 曲意释法 

分 类 号:D925.2[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