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90年代以来陕西文学批评的多元化态势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春燕[1] 张雪艳[2] 

机构地区:[1]西安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陕西西安710048 [2]西安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陕西西安710032

出  处:《榆林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34-38,共5页Journal of Yulin University

基  金: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1JK0241);西安工程大学博士科研启动费资助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K148)

摘  要:对传统批评模式的反思,可以追溯到笔耕文学研究组1982年举行的贾平凹近作座谈会,座谈会显示出文学批评观念最初的裂变。进入90年代,文学批评阵地《小说评论》的巩固及文学批评队伍的壮大为多元批评格局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在陕西文学批评格局中有社会历史批评、印象主义批评、心理分析批评、历史美学批评、地域文学批评、神话原型批评、文化诗学批评等模式,构成陕西文学批评多种模式并存、风格纷呈的态势。若与京沪等地先锋文学批评相比,陕西文学批评明显滞后,缺乏具有现代批评意识引领文学创作的文学批评。

关 键 词:90年代 陕西文学批评 多元化 

分 类 号:I06[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