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侪约束机制与大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林清[1] 

机构地区:[1]暨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广东广州510631

出  处:《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年第3期74-77,共4页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

基  金:2010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改项目(BKYB2011019);暨南大学第13批教改项目重点项目

摘  要:教师在教学中只能观察到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不能观察到学生的努力程度,导致了部分学生的机会主义行为,他们通过考前突击甚至作弊等方式来获得较好的考试分数。同侪约束型学习小组提供了一个同学之间相互约束的机制,可有效克服学生的机会主义倾向。在一个旨在提供同侪约束机制的学习小组里,单个学生的努力、诚信能明显提高同组其他同学的获益,并由此获得"奖赏",而学生的偷懒、作弊行为则会向同组其他同学施加成本,并由此获得可信的"惩罚",从而使每一个学生个体自动选择诚信、努力的行为模式。

关 键 词:大学教学 同侪约束 学习小组 博弈论 

分 类 号:G642.0[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