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拉赫美托夫到“样板戏”英雄——论“新人”舞台形象的人类学意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世雄[1]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

出  处:《戏剧艺术》2013年第2期4-23,共20页Theatre Arts

基  金:作者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戏剧人类学>(批准号:01BB19)的部分成果

摘  要:十月革命后,别尔嘉耶夫曾经说过,俄罗斯正在产生一种跨民族的"新的人类学类型"。从俄国小说中的"新人"拉赫美托夫到中国样板戏中的英雄群像,一种跨民族、跨国别的"新人"的确已经在文艺作品中出现,并且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现象。《乐观的悲剧》与《杜鹃山》的比较与联想证明了这一点。在现代欧美戏剧中,"新的人类学类型"除了"新人""苏维埃人"等英雄人物之外,还可以列举出"好人""多余的人"等各种典型形象。本文分析了"新人"形象产生的历史原因、历史过程及人类学意义。

关 键 词:新人 英雄 人的谱系 人类学 

分 类 号:J80[艺术—戏剧戏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