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岚[1]
机构地区:[1]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出 处:《戏剧艺术》2013年第2期55-61,共7页Theatre Art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中国外国文学研究60年"(09&ZD07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我国的萧伯纳研究始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对其作品的译介、评价等受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一直较大。建国后的萧伯纳研究以宏观的综合研究和主题研究为主,尤其关注萧伯纳对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揭露。1978年后,研究视角日趋多元,除了继续深入研究"社会问题剧"之外,女性主义、创造进化论、比较文学、宗教等主题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关注,语言、文体等艺术特色以及萧伯纳的戏剧理论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研究兴趣。当代萧伯纳研究的学术性无疑更强了,更注重微观细节,但在切入现实、回应现实方面,则远不及鲁迅、茅盾等20世纪上半叶的学者,对社会现实的宏观关注偏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7.15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