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的派生诉讼制度考察  

On the System of Derivative Suit from the Late Qing Dynasty to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南男[1] 

机构地区:[1]西南政法大学,重庆401120

出  处:《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26-30,共5页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摘  要:派生诉讼作为一项以公司利益受损为诉因的法律制度,其出现以公司出现为前提,其存在以公司存在为必要。从清末颁布《公司律》,再到北洋政府颁布《公司条例》,最后到南京国民政府1929年颁布《公司法》,其间历时数十年。这数十年的时间里,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派生诉讼作为一项较为高级的公司法律制度,其出现所依赖的条件在这些变化中悄然成熟,最终在南京国民政府1929年《公司法》中得以正式确立。Because the cause of derivative suit is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a company being impaired and any losses being caused to the company,the emergence of derivative suit depends on the emergence of corporation.This paper studies derivative suits in "Corporate Law" in late Qing Dynasty,"Corporate Ordinance" and "Corporate Law" in Republic of China,and aims to summarize the histor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systems.

关 键 词:派生诉讼 清末《公司律》 北洋政府《公司条例》 南京国民政府《公司法》 

分 类 号:DF72[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