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罗诗钿[1]
出 处:《内蒙古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18-23,共6页Inner Mongolia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转型时期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主导权问题研究"(编号:11XKS023)
摘 要:文化自觉机制集认识论、价值论、方式论三重意蕴。就认识论而言,文化自觉是特定历史境域中文化的自我反思,即作为精神向度中的本质层次的文化在"反思"中自觉其为文化,其认识结果以"真"为判断标准。就价值论而言,文化自觉应在回归人文精神中彰显人的自由,这是文化自觉的本质要求。中国社会仍然处于"物的依赖关系"阶段,资本的扩张容易造成社会关系的物化,因而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文化自觉的价值目标在于通过"限制物化关系的消极作用",逐步摆脱物化、异化,走向"人的全面自由"。就方式论而言,文化自觉是民众评价活动与权威评价活动的相互作用。民众的文化自觉通常以社会舆论、社会思潮、社会批判、民谣等形式表达出来,而党的文化自觉把社会核心价值观念以典型的意识形态化的方式表达出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现代化历史境域中文化自觉的"中国式话语",是"中国模式"、"中国道路"在文化意识上的合理性阐释,因而能引领和主导社会主义文化。
关 键 词:文化自觉机制 认识论 价值论 方式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