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杭州310003
出 处:《国际消化病杂志》2013年第2期86-88,96,共4页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estive Diseases
摘 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机制未明,目前认为在"二次打击学说"的基础上,线粒体功能失调与内质网应激贯穿于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其中解偶联蛋白(UCP)因其通过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影响ATP合成和氧化应激产生的作用而备受关注。此文总结了UCP的基本情况及其在NAFLD中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UCP2在"二次打击"不同阶段中的作用,以期为NAFLD发病机制提供新理论依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3.106.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