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坟产争讼中的“民间调处”——以巴县档案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魏顺光[1] 

机构地区:[1]惠州学院政法系

出  处:《江汉论坛》2013年第4期122-127,共6页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清代中期坟产争讼问题研究--基于巴县档案为中心的考察"(项目编号:11YJCZH18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坟产的特殊重要性容易引起民间和官府两个层面的高度重视。当坟产争讼发生后,"两造"中的一方或双方通常会邀集"约邻"进行理处(理勘);当约邻调处失败后,"两造"中有一方会向官府提起诉讼,官府受理后会以"批词"的形式要求亲邻进行调解;有时两造中的一方或双方也会主动邀集亲邻进行调解;亲邻得知案件起诉到官府后,也会主动进行调解。对于约邻所进行的调处结果,官府一般都会认同。"定纷止争"是官民的共同追求,官、民的良性互动是"定纷止争"的重要保障。有鉴于此,传统的"民间调处"对于今天的民事诉讼制度的变革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 键 词:坟产争讼 民间调处 官民互动 和谐秩序 

分 类 号:K249[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