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调处

作品数:17被引量:4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胡谦刘道胜魏顺光范忠信张莉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石油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上饶师范学院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当代法学》《江汉论坛》《石家庄学院学报》《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明清讼累生态与徽州民间调处解纷偏好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10期133-134,共2页魏文超 范忠信 
徽州地方司法中的百姓讼累体验1.官府理讼效率低下中国帝制下的州县衙门职官人数少,只有一名正印官与几名佐贰职官,但正印官必须对辖区内的“决讼断辟,劝农赈贫,讨猾除奸,兴养立教”诸事务负责,理讼只是其职责之一。
关键词:讼累 正印官 解纷 职官 民间调处 理讼 徽州 
官司讼累生态与徽州民间调处解纷偏好——依据明清徽州文书的解读被引量:3
《南大法学》2021年第2期90-101,共12页魏文超 范忠信 
江西省社科“十三五”(2018年)规划项目“明清徽州乡贤解纷机制研究”(18FX07)的阶段性成果。
明清时期,我国一些区域尤其是江南地区是否已如学界所言形成了“健讼”民风?徽州文书特别是诉讼文书档案并未证实。透过徽州文书可以看出,州县司法由于理讼效率低下、民刑程序不分、贪腐横行及交通困阻等因素,给民众造成了巨大的讼累。...
关键词:讼累 徽州 诉讼 民间调解 
晚清州县司法中的“官批民调”
《复印报刊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8期91-100,共10页曾令健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合作主义视野中城镇基层纠纷解决实证研究”(13XFX015);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社会化的组织化与合意形成的规范化——特邀调解制度实证研究(2012-2017)”(CLS[2017]D135)的阶段性成果。
晚清州县司法中官府审断与民间调处之互动,揭示了传统司法社会化问题。据档案来看,“官批民调”是一种普遍现象。案件性质主要涉及户婚、田土、钱债等纠纷,部分属于轻微人身伤害或关乎社会风化的纠纷。处理方式上,亲族调处、自行和调、...
关键词:官批民调 司法社会化 官府审断 民间调处 行动者-结构 
晚清州县司法中的“官批民调”被引量:11
《当代法学》2018年第3期126-136,共11页曾令健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合作主义视野中城镇基层纠纷解决实证研究"(13XFX015);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社会化的组织化与合意形成的规范化--特邀调解制度实证研究(2012-2017)"(CLS[2017]D135)的阶段性成果
晚清州县司法中官府审断与民间调处之互动,揭示了传统司法社会化问题。据档案来看,"官批民调"是一种普遍现象。案件性质主要涉及户婚、田土、钱债等纠纷,部分属于轻微人身伤害或关乎社会风化的纠纷。处理方式上,亲族调处、自行和调、保...
关键词:官批民调 司法社会化 官府审断 民间调处 行动者—结构 
清代赣南客家地区的风水争讼问题研究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81-85,98,共6页陈海斌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客家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2&ZD132)子课题"客家文化的研究历程及其理论范式";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实践项目"历史记忆与客家族群认同"(项目编号:ykc17034)
赣南客家地区是江西形势派风水的发源地,风水信仰浓厚,风水争讼频发。坟葬、风水林及龙脉风水争讼是风水讼案的主要类型。风水争讼的生发,其因由在于客家人的风水福荫观念和对资源的竞争及利益的争夺。在对风水争讼进行理处的过程中,国...
关键词:风水纠纷 风水福荫 资源竞争 国家控制 民间调处 
清代坟产争讼中的“民间调处”——以巴县档案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5
《江汉论坛》2013年第4期122-127,共6页魏顺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清代中期坟产争讼问题研究--基于巴县档案为中心的考察"(项目编号:11YJCZH18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坟产的特殊重要性容易引起民间和官府两个层面的高度重视。当坟产争讼发生后,"两造"中的一方或双方通常会邀集"约邻"进行理处(理勘);当约邻调处失败后,"两造"中有一方会向官府提起诉讼,官府受理后会以"批词"的形式要求亲邻进行调解;有...
关键词:坟产争讼 民间调处 官民互动 和谐秩序 
乡约、保甲长调处与清代民事纠纷解决被引量:1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37-41,共5页胡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清代乡土社会纠纷民间调处机制研究--以诉讼档案;契约文书为中心的考察"(10YJC770031)
民间调处是清代民事纠纷解决的重要形式,乡约、保甲长调处则是民间调处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乡约、保甲长的职责以及他们在官府与民间之间所扮演的联系作用,使他们成为民事纠纷民间调处的调处者角色。在清代诸多民事纠纷民间调处中都可...
关键词:清代 民事纠纷解决机制 民间调处 乡约 保甲长调处 
解析清代民间调处成因
《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83-86,共4页罗淑宇 
随着封建经济的日益发展,封建社会关系也日趋复杂化,民事诉讼亦逐渐增多。到了清代,清代民事诉讼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经过民间调处的方式解决占了相当大的部分。由于国家的提倡和大力支持,各级行政司法机关办案效率低下对两造诉讼的消极影...
关键词:清代 民间调处 成因 
2009年石家庄学院学报总目次
《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129-132,共4页
关键词:石家庄学院 学报 连续出版物 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 石家庄市 目次 民间调处 
清代民间调处中的民间社会规范探析
《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46-50,共5页胡谦 
2006年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06C180)
清代民间社会规范是清代不同社会共同体内部形成的一种行为规范,它是清代社会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家法的补充,民间社会规范对清代社会民事法律秩序的维持与实现起着重要作用。清代民间调处与民间社会规范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民间社会规范 民间调处 调处依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