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忠涌[1]
机构地区:[1]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出 处:《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3年第4期52-52,共1页
摘 要:览中国地图,可以清晰地发现我们伟大祖国的版图是由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所构成,这些相对独立的区域之间以及与祖国整体相互紧密联系,互相促进。这些相对独立的小区域在经济、文化、社会上各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各具鲜明的特色,但都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各自不同的贡献。其中以四川盆地为代表的长江上游地区就是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区域,然而学术界对于其研究却着墨不多。在我国的历史上,经济中心实现了南移和东移的过程,在宋代经济、社会文化中心已经转移至江南地区,而近代国门洞开以后,随着资本主义列强入侵使得江南地区、荆楚地区获得更为强劲的发展,故人们的眼光集中于此,各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然而对于对中华民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长江上游地区的研究却相对不足,这与社会发展的理念是不向合宜的。近年来对社会文化的变迁和发展等历史文化地理方面研究不甚明了,忽视了对其背后深层次的东西的探究,这与区域研究的全面化、深入化是背道而驰的。究竟长江上游地区从古至今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变迁、巴蜀文化具有什么样的特色、经济的变化和发展对人们文化习俗有何影响、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发展究竟有多大的左右作用、明清以来区域社会状况的整体演变状况如何、近世以来传统怎样向近代化和现代化演变等我们所关注的内容所知不深,这些问题虽有学者探讨过,亦有相关的学术成果问世,然而在总体的区域方面却十分空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