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肖文明[1]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
出 处:《开放时代》2013年第3期130-152,共23页Open Times
基 金:2011年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建国初期群众文化管理与文化领导权建设研究--以上海为个案"(2011M501354);2013年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育项目"建国初期文化领域中的国家建设研究--以上海为个案"(120916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本文以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的文化改造为个案,试图重新考察许慧文与萧凤霞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争论。通过对文化生产者、文化中介和文化受众三个方面的分析,来说明文化改造与国家设定的目标之间存在各方面的距离。本文由此支持许慧文所谓"国家触角的限度"之说法,并对其理论解释予以扩充深化,同时也将反思集权主义模式的适用性问题及前述争论引发的国家理论相关议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