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触角的限度之再考察——以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的文化改造为个案  被引量:10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肖文明[1]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

出  处:《开放时代》2013年第3期130-152,共23页Open Times

基  金:2011年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建国初期群众文化管理与文化领导权建设研究--以上海为个案"(2011M501354);2013年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育项目"建国初期文化领域中的国家建设研究--以上海为个案"(120916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本文以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的文化改造为个案,试图重新考察许慧文与萧凤霞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争论。通过对文化生产者、文化中介和文化受众三个方面的分析,来说明文化改造与国家设定的目标之间存在各方面的距离。本文由此支持许慧文所谓"国家触角的限度"之说法,并对其理论解释予以扩充深化,同时也将反思集权主义模式的适用性问题及前述争论引发的国家理论相关议题。

关 键 词:国家理论 惯习 群众繁复性 文化自主性 集权主义 

分 类 号:K27[历史地理—历史学] G127[历史地理—中国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