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迎君[1,2]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 [2]广西大学文学院
出 处:《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77-80,共4页Journal of Beijing Film Academy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电影美学的本土建构"(11YJC760087)之阶段性成果
摘 要:本文勘察在国内研究中长期忽视的香港电影批评问题。业余写作方式主导香港电影批评的书写,其电影批评观念逸出学术规限,强调"迷影情结"的不可或缺,由此把电影批评视作迷影人主观观念表达,构筑视野开放和文字多元的电影批评概念。结合香港电影批评的历史发展,可总结出四种样式的"香港电影批评":在港香港电影批评者对港产电影的中文批评,在港香港电影批评者对港产电影的外语批评(多为英语批评),在港香港电影批评者对非香港电影的批评,不在港香港电影批评者对香港电影的批评,这正警醒当下"中国电影批评"的观念确立和反思。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