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迎君

作品数:57被引量:12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电影电影批评胡金铨影戏武侠电影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符号与传媒》《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中国网络传播研究》《民族艺术》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西大学科研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晚清民初的电影知识:从开通智识到作为常识被引量:1
《电影艺术》2023年第3期147-153,共7页吴迎君 
甲午战争后传入的舶来品电影,在晚清《申报》《大公报》等报纸上,被赋予娱乐以外的“开通智识”价值。民初国产电影业兴起后,各种报刊的常识增刊、栏目、文章更明确进行作为国民常识的“电影常识”建构。近代辞典和教科书阐述电影科学知...
关键词:晚清 民初 百科全书 电影常识 
明光遮蔽的幽光:《傅雷家书》书写的青年傅敏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2年第1期315-330,共16页吴迎君 
作为共和国书信体文学中的一个独特存在,与同时期“中国现代文学的‘常识世界’相比,《傅雷家书》显得与众不同。那里面既没有封建旧习的祸害,也没有帝国主义的压迫……取而代之的,则是对贝多芬、莫扎特、斯卡拉蒂以及罗曼-罗兰和巴尔...
关键词:范小青 《傅雷家书》 书信体文学 巴尔扎克 独特存在 中国现代文学 斯卡拉蒂 贝多芬 
两段失语间的短促扬声:“抗日统一战线”路向香港左派电影批评被引量:2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91-99,共9页吴迎君 
自"九一八事变"至1941年"香港沦陷",中国共产党香港支部领导的香港左派影评工作,分别在港英政府与日本军方的政治压迫下长期无法发声,在两段空白间,存在一个时间短促的扬声——1941年4月至12月,中共创办的香港《华商报》借由蔡楚生、司...
关键词:抗战 香港 电影批评 统一战线 《华商报》 
《图画日报》的晚清电影批判性书写
《电影艺术》2021年第1期138-145,共8页吴迎君 
晚清宣统年间的《图画日报》,作为近代唯一日报形式画报,在追求宪政发达意识下启聋发聪,通过"上海社会之现象""营业写真""时事新闻画"栏目及图绘小说《续海上繁华梦》的图文叙述,批判电影本土放映的"垢秽化"、由"破狭邪物"变成"狭邪物"...
关键词:图画日报 晚清 电影 去启蒙 
20世纪80年代香港影评的“大中华电影新浪潮”书写
《当代电影》2019年第6期45-53,共9页吴迎君 
国家社科西部项目“香港左派电影批评史研究”(项目编号:15XZW008)阶段性成果
香港《电影》双周刊自创刊始,主导香港电影批评基本方向,积极促成“香港电影新浪潮”的正式上路和地位确立,后持续推进香港“后新浪潮电影”。《电影》双周刊还独树一帜建构出“台湾电影新浪潮”“大陆电影新浪潮”的共同图景,书写20世...
关键词:《电影》双周刊 香港 大中华 电影新浪潮 影评新浪潮 
书写现代城邦江湖中的祛垢之路——探解赖声川《飞侠阿达》的电影文学编码
《南方文坛》2018年第5期169-173,共5页吴迎君 
梁漱溟有云:"中国文化最大之偏失,就在个人永不被发现"。而浸淫于"进步的民主社会"的赖声川,既可体知身负的"独角兽性格",也可体知身处的"‘智慧’定义的开放性与个人化的吊诡","我们正选择一条与古人相反的路,不自觉中推卸责...
关键词:电影文学 编码 江湖 城邦 现代 书写 中国文化 民主社会 
《新陕西月刊》的电影图景:灾难叙事、进化叙事、教化盛况被引量:1
《电影艺术》2018年第4期135-141,共7页吴迎君 
在民国"黄金十年",共产党人主办的陕西省政府刊物《新陕西月刊》,通过"灾难叙事"建构"灾区"电影观念,通过"进化叙事"建构新陕西电影"异托邦"图景,最终建构电影检查管制下的陕西电影教化"盛况"。这一"新陕西"电影图景,是中国共产党人在...
关键词:民国 《新陕西月刊》 灾难叙事 进化叙事 电影检查 
夏衍作为知识人的纯粹与不纯粹——关于知识人问题的一个知识人的自我对话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8年第2期7-14,共8页吴迎君 
本文是一篇对话体文艺批评,对话者'余'和'予'都指作者本人。作者在探究'夏衍是不是真正的知识人'这一问题上,出现立场观念的自我内在分裂,持续而明确。或许,坦白并交代一个知识人的思想分裂,有助于启发对'夏衍是不是真正的知识人'这个...
关键词:知识分子 沈乃熙 共产党 革命者 
香港电影理论批评的“特刊道路”建构被引量:1
《民族艺术》2017年第4期146-155,共10页吴迎君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香港左派电影批评史研究"(15XZW008)阶段性成果
香港电影批评者通过香港国际电影节专题特刊,自觉建构出学理性专业电影批评的持续有效书写空间。1978—1989年的十二本专题特刊,形成香港电影历史回顾、作者电影研究、类型电影研究、电影文化研究四种主题模式,不断推进学理性电影批评...
关键词:香港电影批评 电影节特刊 作者电影 类型电影 文化研究 
“香港意识”的香港电影批评的正式起步——论《中国学生周报》电影版的电影批评
《当代电影》2017年第6期131-135,共5页吴迎君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香港左派电影批评史研究"(项目编号:15XZW008)的成果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中国学生周报》电影版凝聚着新一代的怀着身份焦虑的香港电影批评者,在逃避"冷战"的香港现实焦虑的氛围中,开创并巩固"香港意识"的香港电影批评,倾力于电影本体觉醒意识下的电影语言观念的引介和训练,成为...
关键词:香港意识 中国认同 香港电影批评 中国学生周报 电影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