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的重新阐释与明代后期的学术演进——以李材、高攀龙、刘宗周为例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姚文永[1] 

机构地区:[1]运城学院政法系,山西运城044000

出  处:《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22-27,共6页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Jinan: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2011年度姚奠中国学基金项目(2011GX10);2012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明儒学案>补编"(12YJC770065)

摘  要:《大学》在明代后期学术的演进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明代学术与其它朝代不同之处是其重视学术自得与宗旨。王阳明良知之学是《大学》、《孟子》重新阐释的结合体,心学的核心概念良知和致良知正是王阳明学术的自得与宗旨。而王阳明学术的起点是从"格物"、"致知"的重新阐释开始的,这也是王守仁告别程朱理学,走向阳明心学的关键。从王守仁的"良知"之学发展到刘宗周的"慎独"之学,是对《大学》"格物"、"致知"重新阐释的结果,更是学术演进的必然。

关 键 词:《大学》 “格物” “致知” 王学 《明儒学案》 

分 类 号:B248[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K207[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