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甲戏与闽台社会变迁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潘荣阳[1] 

机构地区:[1]华南师范大学

出  处:《东南学术》2013年第3期219-225,共7页Southeast Academic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艺术学)基金(项目编号:07CB59);第50批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项目编号:2011M50133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批特别资助(项目编号:2012T50730)

摘  要:高甲戏兴起于明末清初的社会动乱和变迁之际,流行于福建省闽南方言地区、台湾和东南亚各国华侨华人聚居地。两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闽台高甲戏吸收了梨园戏、南音和京剧等民间曲艺的优秀表演艺术,剧种个性日益彰显。民国期间,高甲戏在东南亚社会演出出现热潮,丑行表演特色崭露头角。随着工业社会对闽台两地的影响和渗透,高甲戏遭遇不同程度的冲击,闽南高甲戏受到极大的挑战,而台湾高甲戏则日趋衰亡。

关 键 词:高甲戏 闽南 台湾地区 东南亚 

分 类 号:J825[艺术—戏剧戏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