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博阳[1,2,3]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4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3]天津自然博物馆,天津300074
出 处:《古脊椎动物学报》2013年第2期141-161,共21页Vertebrata Palasiatica
基 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编号:XDB0302010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2CB8219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40730210)资助
摘 要:描述了产自禄丰石灰坝古猿化石地点的三趾马化石,分别归入两个种。其中一个种个体大、上颊齿窝内褶皱复杂且珐琅质厚、马刺呈不对称的多分叉状、次尖呈颈状收缩。根据上述特征组合将其归为西氏三趾马(Hipparion theobaldi (Lydekker, 1877)), 该种在南亚的西瓦里克地区也有分布。另一个种个体小、上颊齿褶皱复杂且珐琅质厚、下颊齿外谷窄而且浅。禄丰这一种与欧亚大陆、非洲和北美的三趾马均有明显差异,故将其定为禄丰三趾马(新种)(Hipparion (Hipparion) lufengense sp. nov.), 该种在西瓦里克地区亦有分布。根据这两种三趾马的齿冠高度及褶皱情况判断,两个种均向适应粗硬食物的方向发展。在这两个种生活的时期里,禄丰以森林环境为主,而西瓦里克地区则向草原化方向发展。因此推断这两个种在积极适应当地环境变化的同时也在为寻求更加适宜的环境进行长距离的迁徙。Summary The Shihuiba locality (Lufengpithecus site) at Lufeng, Yunna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iocene mammal fauna sites in China. The Hipparion fossils collected from this locality from 1975 to 1983 were identified as Hipparion sp. 1 and Hipparion sp. 2. Recently, a further study of these fossils indicated that they represent two species.
关 键 词:云南禄丰石灰坝 中新世 三趾马 颊齿 古环境 迁徙
分 类 号:Q915.877[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