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学勇[1] 沈强[1] 杜冬冬[1] 江国托 常维山[1]
机构地区:[1]山东农业大学 [2]大连三仪动物药品有限公司
出 处:《兽药市场指南》2013年第5期47-48,共2页
摘 要:自1935年Hoskins’s报道动物病毒的干扰现象,直到1957年英国学者Isaacs和Lindenmann才发现,正常细胞受到病毒刺激后能产生一种干扰其他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可溶性蛋白质,特将其称为干扰素。由于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很快就引起了世界医学界的重视。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干扰素除具有抗病毒作用外,还具有抑制细胞增殖及免疫调节作用,受到了广泛的注意,在畜牧业上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中国兽药典收录的干扰素含量的检测方法仍然是传统的病毒活性抑制试验,该方法费时费力,结果不稳定。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已是检测抗生素等化学药物主要方法。建立新的方便可行的干扰素效价和含量的方法尤为重要,本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鸡脾细胞干扰素效价和含量的方法。
关 键 词:白细胞干扰素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色谱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法 抗病毒作用 动物病毒 可溶性蛋白质 免疫调节作用
分 类 号:S858.28[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