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郁[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学评论》2013年第3期5-14,共10页Literary Review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1BZW088)成果.
摘 要:果戈理之于鲁迅,不仅是打量国民性问题的参照,也是智慧表达的引导者。在摄取俄国作家的资源时,鲁迅的问题意识一直缠绕在当下中国的矛盾之中,也纠葛着历史的难题。面对灰暗的存在,他和果戈理一样,不都只是控诉,还有超脱于苦难的从容和俯视。叙述者不但承担着道德的义务,还有对非道德世界的多样性的理解。较为难得的是,在面对果戈理遗产的时候,鲁迅一直以悖论的笑意,拷问存在的意义,像果戈理那样成为度苦的智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