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翀[1]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241000
出 处:《中国检察官》2013年第9期75-75,共1页The Chinese Procurators
摘 要:目的主义在美国主要指法律过程学派的哈特和萨克斯所提出的制定法解释理论。在美国制定法解释方法的发展进程中.目的主义解释理论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既旨在取代传统制定法解释方法中的意义论和意图论.又对建构性解释及动态制定法解释等理论的提出与发展产生影响。目的主义解释理论的意义在于解决制定法适用时的难题。制定法中的规则具有抽象性。可以适用的具体情境千差万别.对于这些繁多的情境,不可能在立法时将其一一具体化。此时.是否与制定法抽象规则相关的所有事实情境都应受该规则的支配呢?如果不是,应当如何识别出可受规则调整的事实情境并保证规则适用的一致性?传统制定法解释方法中的意义论和意图论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而根据目的主义解释理论.一旦为制定法及相关条款归结一个恰当的目的。则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6.7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