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主义

作品数:19被引量:8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刘翀徐爱国王修华李春青张小虎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政法大学学报》《思想战线》《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习论坛》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算法权力之否定被引量:2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23年第4期137-146,共10页欧阳恩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河湖长制到河湖长治的法治路径研究”(21BFX141)。
“算法权力”的肯定论在认识思路上相当于悬置对象而专注于认识的条件,其实并非对算法本身的认识。从对象实在论角度看,权力是社会关系中产生预期影响的能力;算法广义上指人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但无论如何,算法明显不是权力,在算...
关键词:算法 权力 目的主义 
我国刑法制裁体系的反思与完善
《法学文摘》2022年第3期29-31,共3页彭文华 
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刑罚功能不足与刑法效益欠佳问题的日益凸显。为了更好地实现刑法的制裁效果,立法强化了刑事制裁的教化作用,更关注刑法目的之实现。立足于权益保护与制裁效果,在犯罪体系不断扩充、刑法制裁由工...
关键词:刑事制裁 刑法制裁 刑法目的 刑罚功能 目的主义 反思与完善 刑法效益 工具主义 
目的主义对文本主义的优位性:中国前气候变化立法时代的法律解释路径
《世界环境》2020年第1期87-87,共1页唐克 
文本主义(textualism)与目的主义(purposivism)是两种法律解释的方法,前者从法律文本出发进行分析,寻求词汇意义的最大边界;后者从法律精神出发,分析争议对象的立法目的。从解释结果来看,两种路径通常矛盾胜于统一,最明显的对比就是马...
关键词:目的主义 自然资源保护 立法目的 文本主义 解释路径 马萨诸塞州 美国环保局 雪佛龙 
检察公益诉讼的调查核实权研究——基于目的主义视角被引量:36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5-18,206,共15页樊华中 
检察机关公益诉讼中享有的调查核实权必须与举证责任、证明标准相结合进行动态联系分析,三者之间具有目的主义关系:调查核实权服务于举证责任、证明标准。理论与实践普遍认为检察公益诉讼调查核实权措施不够、强制性不足等问题,其真正...
关键词:公益诉讼 调查核实权 举证责任 证明标准 目的主义 
惩罚的正当性:报应主义与目的主义关系论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38-41,59,共5页凌高锦 
一般来说,一部西方的刑罚学说史就是报应主义和目的主义世代对峙的历史。而且,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报应主义和目的主义各自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本文立足于刑罚正当性角度,通过对报应主义和目的主义的历史沿革、理论内容以及价...
关键词:刑罚本质 报应主义 目的主义 公正道义 
玫瑰为开花而开花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14年第36期28-30,共3页张丽钧 
独自小存玫瑰园里,想着关乎玫瑰的心事。这么繁盛,这么美艳。但我却不想说,她们是为了答谢辛勤的园丁而开花;也不愿说,她们是为了酬酢和畅的惠风而开花:更不能说,她们是为了繁衍后代而开花。还是诗人说得妙:玫瑰为了开花而开花...
关键词:玫瑰园 开花 目的主义 行为 
论目的主义的制定法解释方法——以美国法律过程学派的目的主义版本为中心的分析
《中国检察官》2013年第9期75-75,共1页刘翀 
目的主义在美国主要指法律过程学派的哈特和萨克斯所提出的制定法解释理论。在美国制定法解释方法的发展进程中.目的主义解释理论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既旨在取代传统制定法解释方法中的意义论和意图论.又对建构性解释及动态制定法解...
关键词:目的主义 美国法律 解释方法 制定法 过程学派 解释理论 版本 承上启下 
论目的主义的制定法解释方法——以美国法律过程学派的目的主义版本为中心的分析被引量:17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33-42,共10页刘翀 
目的主义在美国主要指法律过程学派的哈特和萨克斯所提出的制定法解释理论。该理论反对传统制定法解释中的意义论和意图论,强调目的在制定法解释中的优先地位及解释者对制定法目的的建构,要求以能最佳实现目的的方式来确定制定法文本的...
关键词:制定法解释 目的主义 规约意义 清楚陈述的既定政策 
人文教育——良知社会的起搏器
《绿叶》2010年第7期57-62,共6页梁晓声 
关于人才教育和培养的话题,绕不开大社会背景。倘一个社会到处可见拜官主义,拜金主义,拜计谋主义,拜不择手段的目的主义现象;一言以蔽之,倘一个社会的文化倾向是极其浮躁的,卑污的价值观腐蚀人心,而人才教育和培养的方向,却只...
关键词:社会背景 人文教育 良知 人才教育 拜金主义 目的主义 文化倾向 功利主义 
论刑罚理论中的折衷主义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14-15,20,共3页王俊杰 于建国 
在刑罚目的问题上,长期以来存在报应主义与目的主义之争,报应主义以个人为本位,反对将个人作为社会的手段,强调刑罚的施加在于已然之罪的报应;目的主义则以社会为本位,主张为了防卫社会而适用刑罚,强调刑罚的施加在于未然之罪的预防。...
关键词:报应主义 目的主义 折衷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