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文军[1,2]
机构地区:[1]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2]四川大学法学院
出 处:《中华文化论坛》2013年第5期89-94,共6页Journal of Chinese Culture
基 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本位与私权保护"(批准号:11SB029);成都理工大学青年研究基金"中国传统法中的情法观研究"(批准号:2011QJ36)的阶段性成果;成都理工大学环境资源法优秀创新团队项目支持
摘 要:传统中国对于群体与个人关系的看法表现出浓厚的整体主义特征,这种特征在古人关于群己关系、公私关系和义利关系三个问题的认识中得到集中展现。到了近代,国人虽对这种价值体系进行了反思和批判,但由于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近代思想家的认识误区和思想史发展阶段的错位,本应得到清算的群体本位价值取向仍然得到赓续。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