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明斌[1]
机构地区:[1]宜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宜春336000
出 处:《学习论坛》2013年第5期16-19,共4页Tribune of Study
基 金: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中国共产党资本主义认识史论"(10YJA710024);江西省2010年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共产党的资本主义观研究"(10KS12);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村社会建设的思想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民生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政治的核心议题之一,中国古代先贤们的民生观点、孙中山民生主义学说、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生问题的相关论述,成为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理论来源。中共三代领导人的执政理念,都充分体现了为民思想和改善民生的意蕴。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民生思想逐步系统化。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民生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在后改革开放时代,我国民生建设的重点要从宏观转向微观,着力解决分配不公等问题;要立足建立保障机制,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把改善民生真正摆到各级党政领导工作的重要位置,并作为考核政绩的重要标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