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琴戏的流变发展及其音乐价值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国兴 

机构地区:[1]临湘市花鼓戏剧团

出  处:《艺海》2013年第5期44-46,共3页

摘  要:一、嗡琴戏概述嗡琴戏,又称临湘花鼓戏,是盛开在湘鄂赣毗邻地区的一朵艺术奇葩,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剧种形成之初,主要伴奏乐器为民间艺人自制的嗡琴,嗡琴的发音低沉厚重,音色粗犷,好像群蜂在蜂箱发出的共鸣音,听起来嗡声嗡气,故尔得名。据史料记载,嗡琴戏起源于明末清初临湘市境内龙窖山下的桃林河上游地区。

关 键 词:音乐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  流变 2010年 毗邻地区 剧种形成 民间艺人 

分 类 号:J825[艺术—戏剧戏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