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许家星[1]
机构地区:[1]南昌大学江右哲学研究中心
出 处:《人文杂志》2013年第6期19-27,共9页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江右四书学研究>(项目号:10YJC720053);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朱子四书学系列比较研究>(项目号:11ZX05)阶段性成果
摘 要:学界对朱子道统之论述,历来专注于《中庸章句序》中的"十六字心传"。其实,"十六字心传"虽为朱子道统说之主干,但并非唯一表述。朱子还明确提出孔颜"克己复礼为仁"之"心法"授受,该"心法"在道统中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朱子道统说包含工夫与本体两翼,如何由心性工夫通达道体是朱子道统说的根本宗旨,"克复心法"于此恰有独特贡献,故朱子称其为"传授心法切要之言"。"克复心法"为"十六字心传"的必要补充,其价值在于彰显了儒家道统以工夫论为核心,由工夫贯穿本体的下学上达路线;它成为朱子批判整合儒学内部道统说之武器,也是朱子一生求仁体仁之工夫指针。孔颜授受作为儒家根本共识,具有普遍的说服力与可信度;它真正凸显了孔子对于道统的独特意义,见出孔子"贤于尧舜处";也可最大程度消解儒学内部关于道统之分歧。重新审视几被忽略的朱子孔颜"克复心法"之说,对于把握儒学未来发展与当下实践皆有一定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