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自觉视阈中的荀子礼法统一思想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树勤[1] 杨学坤[2] 

机构地区:[1]山东工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2]山东工商学院国际商学院

出  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94-99,共6页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礼仪教育为核心的传统儒家哲学生活化问题研究"(11CZX02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以传统礼仪教育为核心的‘生活哲学’内在结构解析--先秦儒家礼仪思想的研究"(10YJC720047)阶段性成果

摘  要:荀子批判性地继承孔孟儒家思想,同时又紧密结合当时国家逐渐走向统一的重要社会转型期的新形势,强调道德自觉对于维持社会礼法秩序的重要作用,民众生活中的道德与价值引导是社会秩序建设的根本。荀子强调"隆礼重法",但是,"法"并不是一个必然的、独立的环节,"法"以"礼"为前提,"礼"的本质就是道德,它是制定具体仪式法度的一般原则。荀子认为,人应该有一种"礼法统一"的道德自觉。不同于孔孟所强调的道德良知的先天性,荀子强调道德自觉是后天培养过程中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礼法在人心不断获得切实统一,同时,通过修为和创造,人的质朴性情不断获得道德内涵,由此而成就道德人格。荀子认为,圣人知通统类,在道德自觉层面完全实现了礼法统一,他们领悟了礼义之统,化民成俗,引导社会时代潮流前进。

关 键 词:礼法 道德自觉 价值引导 荀子 

分 类 号:B222.6[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