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世立[1]
机构地区:[1]湖北经济学院新闻传播学系
出 处:《文学教育》2013年第11期88-89,共2页Literature Education
基 金:湖北经济学院青年基金项目<传播接受视阈下唐诗经典的生成与嬗变>(编号:XJ201330)
摘 要:源于中国古代以道德为先品评人物及文学的传统,古人将道德为人与艺术创作视为不可分割且有必然联系的整体。唐代诗人的个性品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自身经典化的历程,诸如李白、王维、杜牧等诗人,都因其自身的个性或操守而使得其自身接受出现过波动和争议,而杜甫、韩愈、白居易等诗人却因道德操守而受到推赞。因此,诗人的个性品格甚至是生活细节在其作品的接受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