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其霞[1]
机构地区:[1]贵州师范大学宣传部,550001
出 处:《文艺评论》2013年第6期11-13,共3页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摘 要:《生民》一诗为《诗经》以及周人之史诗,向为学者所重,如于省吾先生《诗“履帝武敏歆”解》一文引清代学者成瑾《读诗偶笔》所谓“诸家聚讼,莫多于《生民》之诗”。而于先生更谓“《生民》一诗,尤以‘履帝武敏歆’的训释为聚讼的焦点”。①诚然,“履帝武敏”一词确为解诗之关键,而毛传郑笺传统说诗以外,近代以来以闻一多、萧兵等为代表的学者又为新说。如闻一多先生《姜嫘履大人迹考》谓:“上云裎祀,下云履迹,是履迹乃祭祀仪式之一部分,疑即一种象征的舞蹈。……诗所纪既为祭时所奏之象征舞,则期间情节,去其本事之真相已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