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颖[1]
机构地区:[1]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157-158,共2页Modern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基 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立项"二语习得中的认知语用能力研究"(项目编号:GPA115080)的研究成果
摘 要:混搭,即混合搭配,就是将由于地理条件、文化背景、风格、质地等不同而不相组合的元素进行搭配,组成有个性特征的新组合体。狭义上讲,“混搭”属于时尚界的专有名词,专指服装的混合搭配;广义上讲,“混搭”存在于各个领域,如中西合璧的混搭建筑风格、混搭音乐、混搭文化以及在语言领域的混搭词。混搭词,顾名思义,是指由不同语码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新的语码形式,“中英混搭词”也就是中英混形词。郭鸿杰把中英混形词分为5类:(1)汉语语素+拉丁字母词,如Q版、e时代、甲A、AA制、T恤;(2)外来词语素+拉丁字母词,如维C;(3)汉语语素+英语原词,如call机、服装show、小case;(4)汉语语素+英语缩略词,如BP机、IP卡;(5)汉语自创英语字母或英语词,如TCL王牌彩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