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性斜视的研究及治疗进展(续)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邹蕾蕾[1] 黄莉雯[1] 刘睿[1] 刘红[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上海200031

出  处:《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3年第2期48-48,15,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Strabismus & Pediatric Ophthalmology

基  金:浦东新区卫生局卫生科技项目(PW2012 D-5)

摘  要:眼球还纳到肌锥内,且长期随访未发现复发.也有学者[24]将上直肌和外直肌用硅胶带替代缝线固定,减少了肌肉的损伤,更安全和可逆.内直肌的后退不是手术必须的步骤,当上外直肌连接,眼球还纳回肌锥之后,如果仍然存在内斜及外展功能受限,则再行相应的内直肌后退术[21].综上所述,高度近视性固定性斜视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增大的眼球从颞上方肌锥中脱出所致,它伴有外直肌的下移及上直肌的鼻侧移位.眼球位置及肌肉的改变与眼眶内结缔组织的病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固定性斜视的手术治疗应根据患者不同阶段不同的疾病表现,即斜视角的大小,眼球运动受限的分级以及肌肉移位的程度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因此术前斜视度检查,眼球运动功能检查及影像学检查都是必不可少的.

关 键 词:固定性斜视 手术治疗 眼球运动受限 内直肌后退术 影像学检查 肌肉移位 外直肌 缝线固定 

分 类 号:R777.41[医药卫生—眼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