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菌多糖核酸对二期梅毒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固定的影响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宏[1] 周国忠[1] 丁娟[1] 王越海[1] 朱萍芳[1] 蔡薇[1] 张建青[1] 朱萍萍[1] 

机构地区:[1]绍兴市人民医院,浙江绍兴312000

出  处:《浙江实用医学》2013年第3期214-216,共3页Zhejiang Practical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辅助治疗二期梅毒对T淋巴细胞亚群及RPR滴度的影响,观察BCG-PSN对减少血清固定的作用。方法将有明确病史的二期梅毒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苄星青霉素+BCG-PSN)与对照组(苄星青霉素),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治疗后3、6、9、12、18、24个月RPR滴度并加以分析。结果治疗组CD3+、CD4+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显著升高(t=9.77、8.85、7.07,均P<0.01),而CD8+T细胞百分率无显著性差异(t=0.25,P>0.05);对照组CD3+T细胞百分率较治疗前升高(t=2.27,P<0.05),而CD4+、CD8+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无显著性差异(t=1.36,1.84,1.75,均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CD3+、CD4+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比对照组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t=5.97、7.34、6.53,均P<0.01),而CD8+T细胞百分率无显著性差异(t=0.97,P<0.05);RPR滴度累积阴转率9个月、12个月时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χ2=4.29、5.93,均P<0.05),其它时段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血清固定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1.49,P>0.05)。结论 BCG-PSN辅助治疗二期梅毒,对加快RPR滴度转阴有一定帮助,但对减少血清固定的发生意义不大。

关 键 词:二期梅毒 卡介菌多糖核酸 T细胞亚群 RPR 血清固定 

分 类 号:R759.1[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