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视角再论个体量词的功能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朝春[1]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外文系

出  处:《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3年第7期3-5,151,共4页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号:12YJA740087

摘  要:汉语量词虽然有表量、分类等功能,但作为语法标记更多的情况下没有明显的语义表达功能,学界对于它存在意义的讨论缺乏普适性或有说服力的解释。本文根据本体相对性理论分析了量词和名词的内在关系,认为相对于英语人群的本体观突显"物体"概念,汉语名词语义蕴涵的本体观则突出"物质"概念,反映了汉语人群的一种认知习惯。由于名词指称物质概念,不可计数,需要借助量词对名词实现个体化,赋予物质概念一个便于计数的单位。

关 键 词:量词 个体化 不可数 本体相对性 

分 类 号:H136[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