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民生型现代性”中的主体建构逻辑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马兵[1] 廖冲绪[2] 

机构地区:[1]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2]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72

出  处:《毛泽东思想研究》2013年第4期98-103,共6页Mao Zedong Thought Study

摘  要:中国共产党在建构中国现代性的政治蓝图中始终以每个个人的生存权和普遍发展权即民生作为核心价值致思,建构起了"民生型现代性"。"民生型现代性"是通过"祛殖民主义"捍卫民族的主体性,"祛封建主义"实现人民的自主性和"袪物本主义"唤醒个体的主体性而得到确立、转型与革新的。民族主体性、人民的主体性和个体主体性架构起了以马克思主义主体间性为气质的、"三位一体"的复合主体联合体,表明中国共产党所建构的"民生型现代性"破除了现代性中抽象主体主义的沉疴,催生并加固着中国共产党在现代性建构进程中的"民生自觉"。

关 键 词:中国共产党 现代性 民生 主体 

分 类 号:D25[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