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著作翻译的理想模式——以赵文静中译本《翻译与冲突:叙事性阐释》为例  被引量:1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祥兵[1,2] 穆雷[1] 

机构地区:[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出  处:《中国翻译》2013年第4期79-82,共4页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翻译政策对国家文化战略的作用与影响研究"(项目批准号12BYY015);广东省高等院校学科建设专项资金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岭南文化精品外译研究"(项目编号:2012ZGXM_0008);广东省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中国翻译教学体系建构及其理论探讨"(项目编号:2012JDXM_0021);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对象"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中国各个领域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学术界对外交流也日益增多和深入,中国学术界从国外(主要是西方)引入大量学术著作,学术著作翻译蓬勃发展。但有人做过从1991年至2010年有关学术翻译质量的研究性论文的统计分析后,发现学术翻译质量令人堪忧,不少译者自身学术素养不够,影响了译文的学术质量。(陈生梅,2011)

关 键 词:中国学术界 著作翻译 叙事性 中译本 赵文静 20世纪80年代初 阐释 冲突 

分 类 号:H315.9[语言文字—英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