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倪明胜[1,2]
机构地区:[1]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2]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党建教研部
出 处:《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第4期30-36,共7页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Tianjin Committee of the CPC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网络公共事件的演化博弈与治理机制研究"(批准号13CZZ060);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建构与创新机制研究"(批准号2011CE4039);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防范与治理机制研究"(批准号TJZZ10-09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中国网络公共事件愈发呈现出高发多发的态势。从现有网络公共事件研究文献可总结提炼出两大核心议题:网络公共事件的议题建构与抗争动员模式研究;网络公共事件、网络话语与公共领域的重建研究。网络公共事件释放出来的倒逼力量无比强大,正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权力关系结构、公民行动者与国家(政府)之间的互动交往模式。网络公共事件既有益于事实真相的澄清和公平正义的彰显,也极易引发网络舆论危机和舆情风险。深刻把握网络公共事件背后的运作机理和媒介生态,全新考量政府、网络与公民间的关系并积极构建多元化协同治理框架,成为当前破解问题的必由路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