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周易》之“数”的生命性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喜艳[1] 

机构地区:[1]湛江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广东湛江524048

出  处:《社会科学家》2013年第6期39-42,共4页Social Scientist

基  金: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周易>美学的生命精神研究"(12YJC751072);湛江师范学院校级项目"周易美学的生命精神与中国艺术"(ZW1010)

摘  要:"数"在《周易》中并不是抽象的代码,而是具有生成性、变化性、全息性的符号系统,它与象、时、位、理、占等结合,是一种以时间性为主导的时间与空间性存在。它无所不包,既代表天地自然,又"推天道以明人事",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因此,它与毕达哥拉斯学派所言的"数"有很大区别,《周易》之"数"尽管是数理符号,却充分体现了《周易》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

关 键 词:《周易》  生成性 变化性 全息性 毕达哥拉斯学派 

分 类 号:B21[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